最近在家待了3个多星期了,离职地原因很简单,公司内部混乱,不愿意拿着钱呆着干一些没有价值的事情,程序是需要积累的,最后的游戏、软件能够大卖,没有最后一行代码的概念的,所以我得找到一个机会,让自己的工作能够继承积累下来的活——就像语盒一样。
所以我在家里自己捣鼓一些东西准备卖,把劳动成功积累在自己的人生生涯中,在世界上还真的很少有公司能够长过一个人的生命的吧,我就是这么想的。一开始是准备自己出钱搞一个公司自己干的,可是一问房租,半年的费用几乎要了预算的一半,这个几乎无法接受啊,还不如直接在家里面弄,把那些钱直接用于美术、音乐资源的外包,这样至少能够把这个项目做得专业一些。当然,在家办公是需要客服很多困难的,除了老婆不断的询问,还有自己懒惰的弱点等等,这里就不展开了。
关键那天看了《中国合伙人》,一开始这部片子在豆瓣上的评价很简单——复仇,我想想也就罢,正所谓“励志穷三代,鸡汤毁一生”,奈何那天我还是看了。影片中,孟晓俊问用一个词来形容我们这一代,问了一圈之后,他说,是改变。我看完之后,想说的是——使命。
他们那一带人的使命就是让中国从沉重的计划经济中转型过来,或者说是让世界看到看到中国,如果谁能顺应这个历史的使命,完成这个阶段性使命,将会名流史册,有人办教育、有人搞地产,有人买家电,有人攒机器,影片最后都用幻灯片的方式一一展现出来。最后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心里可能都会想电影里面台词——【我需要一个上市的理由,是你,Mr xxx,你给新梦想这个上市的理由】。这就是他们使命。
我那天晚上就不断在想,我们这一辈人的历史使命是什么?夹缝中生存?还是被送入阿鼻地狱?
读了很多专业书籍,写了很多代码,自我感觉要比他人更具有目的性,更努力那么一些。毕业的时候,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创业游戏公司开发职位,不知道为什么?到最后,还得偷偷摸摸的,从来没有告诉过父母,自己是做什么的,就只是说从事计算机编程开发,做数据的。心中始终有种莫名的愧疚感,感觉和那些开赌场的人差不多。难以想象矛盾,当初第一次看到视频游戏的时候——如果现在能够穿越到小时候,自己的表情肯定是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的那种,渴望而又羡慕的那种。小时候美好的回忆除了足球、初恋,还就只有那些让人热血沸腾难以忘怀的经典游戏了。和现在对比起来,还真是矛盾啊。
感觉,自己能够从事这一行是梦想的一种实现,可是就在上一次和老大一起创业失败+玩家的无理谩骂帖子的刺激,就萌生过更换行业的想法——我是不是可以从事其他更加合理、更加登得上厅堂一点的职业?找了一圈,只是深感“男怕入错行”的道理,别人单单从你的简历上面就已经拒绝了你——你还是做你那份游戏开发的很有前途的职业去吧。于是买了一个iPod,试图找点安慰,搞了几个觉得挺好的游戏,试图找回当初的那种感觉,确实也找回来了,那种依然快乐、紧张的感觉,不过这次是在地铁上,周围人很多,心里却是孤独的。当你一心只想找份安定的工作的时候,环境却又非逼得的做出一些道貌岸然的决定,无法和一些人呆在一起,说一些你无法忍受的笑话或者段子,崇拜一些你觉得恶心的行为,总会让自己可以站在正义或者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这一面,而不是悬崖下面阴影之中,恐怕,这种矛盾可能才是要伴随着自己生涯的东西。
记得很久以前有一期的《读者》中说到一个故事,问,捡垃圾的人会对谁竖起大拇指?是开奔驰的?住高楼的?还是大学老师?还是中科院院士?都不是,他只会对另一个比他捡得多同行竖起大拇指。这个故事我一直记在脑海里,因为每次人家对我的工作称赞的时候,我都会想起来——我其实和他差不多。当我们游戏开发者对其他人竖起大拇指的时候我们在称赞他们的什么?我们渴望成为他们的哪种样子?是ARPU值,还是日收入,还是用户口碑,还是其他什么?那些所谓的理想、价值观?几乎不会被提起。
我们仿佛成了《小王子》作者说的那种大人,你只需要跟他们说这所房子值多少钱,他们就能想象出这所房子有多么漂亮和华丽,而无需用实际的语句描述他的本身。这其实也是游戏从业人员的一个矛盾,很多时刻,屁股总是能够战胜大脑,甚至最后吧大脑塞进菊花里揉拧。你遇到的所有VC,那些看似能够决定一个公司、团队一切的机构,其实就是邪恶资本主义的附身,他们不会对任何产品,任何软件,任何团队,做任何雪中送炭的事情,他们只会对你的各种指标感兴趣,如果你没有这些指标,那么你的想法就是一坨屎。后来甚至觉得,越是有想法,越是有价值的产品,在出生阶段,应该和VC产生更多的矛盾,甚至是完全敌对的态度——这是我的事业,岂能用估计来衡量价值?!
可是我试图联结的创业合伙人,却很看重这些,那些追求数据。纯粹追求名利的人们,是不是更应该进入阿鼻地狱?
那么,我们这一代的使命,是不是就有可能是将那些以后可能坠入地狱的人,挽回回来?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正义感足够,使命感匮乏,被国情所局限,仍要苦逼的挣扎。
手游相比普通APP开发来说,更有技术难度,也更容易挣到钱。但是游戏利用人性弱点挣钱的特点一直让我感到纠结。我是相信净空法师所说这一套的,不知道博主对这方面有没有自己的思考?
很早看到你的评论,一时难以回复。这个问题我一直都在考虑,这样说吧,假如,仅仅是假如:
小时候你曾经深爱过一个妹子,长大后她沦落到东莞(此处省略5W字)你是什么想法?
你小时候很孤独,但是视频游戏带给你很大快乐(此处省略5W字),长大后,入了行,一群同事朋友在你旁边一起讨论如何挖坑让玩家跳,你又是什么想法?
(此处省略5W字)你见过很多手上有一堆游戏公司的老大,拿着从没有装过游戏的土豪金,问你,这个游戏怎么赚钱,你还有什么想法?
我曾经有两种想法:
1,我靠,老子不干了,转行;
2,哎,还是算了吧,为了生计,现在年纪一把,自己、老婆孩子都要糊口,转行工作不好找哇。
也或许有第三种想法:
是不是可以做出一个产品,即赚钱,又能改变人们的一些观念呢?
可以做到,但梅花香自苦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