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 点点开发者日志】
我一直在关注这个公司,原因是我时不时地上他们的官网学习Web编程,一直想照他们的抄一个YB的官网。这个龌鹾的理由促使我不断的了解这个神奇的公司。
今天的文字源于这篇报道。
首先,之前听说他们用传说中的100万用户融到3000万美元。今天发现是4100万,多出来的1100万美元,竟然是公司员工上下“凑”起来的(甚至还有一个女员工的嫁妆钱),这个让我感觉很是奇怪,按我的思路看,这就应该是“员工对自己很有信心”-》”对未来很有信心”-》“对领导很有信心” 然后拿出钱来购买了大量公司股份,同时自己呢,又拼了命的干,最终促使公司成为上市公司(那啥IPO完了),自己原原始股飙升,盆满钵满。为什么这个逻辑呢?因为小米已经融了3000万美元(2个亿啊,我的天),不缺钱,这些融的钱用于发工资、买设备、出房租、交税等等等,绝对够了,“凑”出来的这些钱,肯定不是因为公司缺钱,那么,只有上面我说的这个目的了。
唉,话说,这让我这个2个月没拿工资的人相当眼馋啊。
其次,是他们的团队力量,额滴神那,那叫一个震撼:
联合创始人都具备国际、国内一流企业平均超15年的从业经验。比如原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林斌、原摩托罗拉北京研发中心高级总监周光平、原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刘德、原金山词霸总经理黎万强、原微软中国工程院开发总监黄江吉和原Google中国高级产品经理洪锋等
当然,我这里不是说他们什么,他们应该都是实打实的创业者,看到之后,就自己有孤影自怜的感觉,一个大学本科毕业,工作3年的黄毛小子,说经历,最好的也就是被微软电话面试过、被谷歌笔试过,还写过一个游戏,搞过一个黑莓小软件,Oh Yeah,就完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想起上面那篇文章提到过的苹果公司当年创业的情景:一个神经病,一个喜欢开电子玩笑的Geek,两个都大学肄业,最后在车库里面找来了一群年轻人,建立了苹果公司,说是要搞定IBM。好像中途招一个卖糖水的高管CEO,把神经病开了之后,还差点把公司搞垮,最后神经病又回来拯救了苹果。这个是我听到的版本,不知道还没有其他的版本。最后的大结局大家都知道,这几个年轻人变成了技术大牛,神经病成了教父,Geek还是Geek,他们的故事在一代又一代IT民工中间流传。
貌似其他的曾经面试、笔试过我的公司,也是这么诞生的。
至于你看没看出区别来,我反正是看出来。一群年轻人因为公司成为了牛人,而不是一群很牛的人在一起做了一个很牛的公司。不知道当初他们有没有集体购买过公司的原原始股。
当然也不一定啊,说不定还有很多很多公司是一个人有很多钱创办的,比如征途、360等等,他们都干得很NB。只因为我比较懒,没有列举罢了。
文章其他的大都是关于雷军个人的阐述,我向来对个人的描述是不感兴趣的。
YB最近邀请了一个美工加入开发,整了一版界面,整了一个原创Logo,还正在整一个像样的官网,嗯,就是官网,假设在免费的服务器上。还要学习很多新东西,希望自己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这些整完,
然后,去找工作,或做点其他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