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超越智力天花板

I have no idea

Picture comes from internet. If you have some CopyRight issue, please contact me.

这段时间写代码,和小伙伴一起讨论游戏制作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四目相对,然后一起叹气,是啊,没才,有时候很是着急。《远古大陆》原本很想被设计成《Kingdom Rush》那样的过关塔防游戏,但我们实在是设计不出来那样有意思的关卡,作罢,只能参考很多其他游戏那样培养系统,做出现在这个四不像产品。我始终相信一个人智力是有天花板的,而我目前貌似是达到这个天花板。

早在我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已经通过那个“应试系统”让自己相信,我的智力是有限的,即使努力万分,有时候还是不如那些智力很高孩子。高中尤为如此。我的一个同桌,他课上只睡觉、看小说、玩游戏,数学课上偶尔看看题目,但老师对他极度容忍,因为他有一项技能:在数学老师还没写完题目的时候,他就知道了答案,并且长时间担当我们学校奥数竞赛的代表。而我,对那些根本没有任何提示的数学题经常抓耳挠腮,根本毫无办法。

后来工作了5、6年之后,自以为了解游戏行业和游戏规则,就想自己出去干一票,折腾了两年,在经历了设计、开发、推广等等之后,最后看着自己每个月可怜的收入报表无可奈何,再看看iOS AppStore里面的那些“精彩绝伦”的游戏推荐榜单的时候,感觉到,自己的头触碰到那个很低的天花板,怎么样也突破不了,不是因为你的技能无法实现那些精彩的创意游戏,而是自己的那颗2斤重的玩意儿,根本想不出做什么样的创意。

我曾经接触过很多企业老大,他们虽然有公司,有利润,但是仍然在自己正在下降的业务上战战兢兢,在找新的模式新的产品的路途上焦头烂额。有个朋友,多次说,自己没有什么才能,无法想到什么自己可以做的新产品,很是痛苦。估计一些大公司也是如此,他们花了大量的费用去盯着硅谷,只要有什么风吹草动,就会急急忙忙的Copy2China。坊间流传着一句话,叫“国外一开源,国内就自主研发”,很能夸张形象的说明这个问题,我相信,这也是在国家创新中碰到了自己的天花板。

可是,智力上面的天花板,在人与人的合作,公司之间的合作,最后给用户提供更加好的服务,真的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么?我看未必。

还是说到我的高中生活,那位奥数神童,大学中因为迷恋玩某款网游几度辍学,曾经被劝退,后来家长跑到学校求情,才得以留级续读——当然又是第一名,然并卵,从名牌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在移动公司里面当了一名业务员,从此我便没有听到他的消息了。相反,高中的另外一名同学,一只眼睛有点斜视,说话有点结巴,成绩中下等,还胖胖的,非常不起眼,除了人缘挺好,直让人产生怜悯之情,可是我却听说他获得了某大学的医学博士学位,正在一边工作一边攻读博士后。听人聊起他时,传说中,他的口头禅就是“我难道真的是傻?”。

早在近百年之前,美国有个对此也很感冒的科学家,叫特曼,为了推行自己的智力测验方法,做过一次很大的实验,三十几年跟踪一千多个孩子,把他们智力作为绝对判断标准进行分组对照,然而得出的结论和大大出乎他的意料,那些小时候很好地通过了智力测试的高智商的孩子,在成年之后,幸福、社会地位、收入和其他孩子没有什么两样,反倒是他没有注意的那些智商一般的孩子中出现了两个诺奖获得者。最后,他自己也不得不无奈的承认,智力和最后的成就只有一定的想关性,并不成任何因果。

那既然如此,最后作怪的那些因素是什么呢?为什么有些人会成就斐然,有些人则碌碌无为呢?我估计现在很多咨询机构都会都会提供一揽子计划,给那些前来咨询的公司,帮助他们摆脱困境。那些公司的管理层、股东,正在面对自己的业务问题焦头烂额。我当然不是咨询公司,但是我从自己角度看来,首要的一个因素,可能就是跳出去尝试。

而跳出去尝试,并不是在原来的业务中再做一个相同业务,而是跳出去,放弃已有的业务基础。这就是所谓的壮士断臂的“勇气”,出去尝试失败几率很大,但是固守城池胜算更低。当然,还要有一点点的智力提供简单的方向,不然就是“蛮力”了。

除了自己主动的去尝试,在外部社会环境中还有两个重要的条件,一是“观念”,二是“基础服务”。不是说大家鼓励你去创业,追慕创业者,就是“观念”。也不是说中央说几句话,风投给几个钱,就是“基础服务”。

“观念”,是对那些失败了的公司和人,在他们犯了非原则性错误的时候,亲友、大众(媒体)是否会宽容,而不是讽刺、调侃,事后诸葛般的消费他们。目前国内做的并不好,大量的人都认为,失败是祸,肯定是你自己做错了什么才会导致的失败,大家都会避之不谈,或者唯恐晦气上身。久而久之,那些失败了的人也会对自己失去信心,不去尝试了。大的公司也一样,他们整天被媒体盯着,新业务只要有一点败相,就被极度放大(其实媒体也只是应了大众的心理罢了)。

“基础服务”,是那些最基本的底层保障。例如,公司注册时间和成本是否很合适,社会是否能够提供最廉价的网络基础服务让你去试错,基础入口平台是否能够为你提供第一批愿意试错尝鲜的用户,等等等。

在国内,如果你制作了一款网络游戏,想要给大众把玩,你需要注册一个公司,准备一个软件著作权,然后甚至还需要和国家的出版署,文化部打交道。虽然目前注册一个公司的费用不高,而且在中央三令五申的情况下出执照的速度越来越快,可是去银行开公司户却需要等待一个月,如果你要申请一个软件著作权,那有需要更久的时间,申请版号更是需要千万注册资金和漫长的等待周期。

除此之外,在网络服务器方面和美国相比也相差很大,就我游戏服务器的要求,在国内至少需要800元人民币,而国外租赁,则只需要40美元。提供测试用户就更加稀缺了,国外的iOS平台、GooglePlay对于新的软件、游戏,基本上都能够提供一个月的用户量,而不是像国内,倘若你没有“GuanXi”,你只能获得0的下载和用户,因为他们需要吧用户导入到那些给他们赚大钱的大作上面去。这些细节差别,我甚至可以把它们单独提出来成文。

可喜的是,这两者都已经开始改变,并且以相当快速的进程冲击着中国的上层建筑和下层人民。因为,相比几年前,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那个时候我正在制作PC网游,服务器需要3K元一个月,要想面对用户,你需要更多的资金和准备,然后在寥寥无几的几个大门户网站上打广告,广告费数额惊人。

有人预言,再过几十年,我们的生活会好到今天无法想象的地步。我相信,因为这几年我亲身体会到了这些变化。到了那个时候,我们的智力天花板将会被彻底拉高,和世界的发达国家平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Time limit is exhausted. Please reload the CAPTCHA.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