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盒的收费方式

语盒的收费方式其实很简单,按推送账户的数量时间收费,多一个推送用户,使用时间多一点,就要多交一份钱,如果你中途觉得不好,行,自主降级,然后把升级的费用转化成时间,加到账户上面去。

用户等级 一个星期(168小时) 一个月(30天) 一个季度(90天)
VIP0 ¥2 ¥8 ¥20
VIP1 ¥2 ¥8 ¥20
VIP2 ¥3 ¥12 ¥30
VIP3 ¥3 ¥12 ¥30
用户等级 推送账户数量 升级费用(一次性)
VIP0 1个有效账户 (默认)
VIP1 2个有效账户 ¥3
VIP2 3个有效账户 ¥4
VIP3 4个有效账户 ¥5

当然,如果你选择一次性支付一个月,要比每个星期便宜2天的费用;如果一次性支付一个季度,会比支付一个月便宜14天的费用,这个策略也是跟市场上学的:比如我去联通办宽带,如果年付,则比月付少两个月的钱,还不要初装费;买2L的可乐,总比600ml的可乐要的单位毫升的价格便宜,这个也是一样的道理,问我为什么?经济学俺不懂,但是知道通货膨胀,贬值……

之所以我还保留了星期支付的方式,不是因为代码不好改,或者说懒,或者说给用户一种某种意义上的“比较”(老罗在他的2010演讲中也说过这种“价格比较”),而是留给用户一种选择,而不是绑架用户。

上个星期天我去理发,因为在半个月前才搬到这个新地方,周围一切还都很陌生,就直接找到第一家我看到的理发店——因为寻找成本算进来的话,还不如一开始就决定,更何况是理发这种无法试用的服务。

一开始洗头,洗头的店员就看出我是新来的,说店里有3种服务,25元一般的,38元造型师,68元高级造型师,问我要哪个,我心里琢磨,靠,理发又涨价了,之前还15呢,但是又不想让人觉得我很土(该死的面子),就说,来个中间的吧,店员看了看外面,又回来和我说,这个可能要等一等,现在造型师正在剪着,如果是一般的,就可以立马剪,那我又想了想时间成本,而且反正我也不是剪头去相亲,无所谓,那最便宜的吧。

来了一个小伙子给我剪,样子嘛,和市面上大多数年轻理发师差不多,但绝对没染黄毛——现在不流行这个了。话不多,寒暄了几下,问我剪什么样的头型之后,就开始了。

一边剪,我就一边在想,为何他们要搞3种不同的价位呢?而且3类不同的理发师来理发,这个等级(技术)如何鉴定?他们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么?一般来说进城开理发店的都是一伙一伙的,在还没有形成产业的理发行业里,基本上就是闯。创业最讲究的是团结,而这种很难鉴定技术划分,还和薪水挂钩,岂不是首先就内乱了?心里就在揣摩这家店如何如何斗争,其他理发店如何吞并,最后走向灭亡等等的情景,反正思维也是闲着,不如想想东西。其实后来想想,可能是一种比较性消费。

理完发了,看着还不错,和15元差不离,3个月不理发,突然精神了很多,挺高兴,去结账吧。悲剧来了,店长说我们搞活动办卡,100元理5次,办完这次就可以使用(也就是说这次就只要20元),之后只要20元就能剪一次了。靠,这种捆绑消费,我还不知道么?什么优惠卡,会员卡,这种捆绑消费——说恐怖一点就是绑架消费者,早就见怪不怪,哥有防御心理,就说算了,不办了,我指不定哪天搬家不用了呢云云,店长拿着我百元大钞愣是没给我,直接劝说,100元5次……这次就可以用……谁来理发都一样…… 我们在这里开店2年多了……我又想了想,虽然我很不喜欢这种方式,但本人最不擅长的就是砍价,耍嘴皮子,最擅长的就是妥协——接下来结果就明了了,填写资料呗。

记得自己用【绑架消费者】的观点最失败的一次,就是上大学那会儿,班干部说首都交通公司给办公交卡,以后大家坐公交不用给现金了,直接刷卡,还很便宜,我鄙夷的看了一下台上宣布的干部,就是不办。

最后我只能刷4毛一次、自己后办的普卡,而不能刷2毛一次、集体办的学生卡了,虽然这张卡我到现在还一直用着,而且我也常常在考虑它是否还属于【捆绑消费】的范畴。

关于语盒的收费方式》上有5个想法

  1. 为什么我听了你的描述,把VIP1降级了,没有转化为时间啊,欲哭无泪,那钱不是白交了?

    • 悲剧哇,代码中的bug,我只考虑了VIP2到VIP1的转化,忘记了之前改过价钱,VIP0,VIP1时间收费是一样的,所以忘记吧时间加上去了,已经更改了,同时也手动给你加上了时间。

  2. 我记得之前看过的一个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放的动画片的主题歌:八戒,八戒,他心肠不坏;八戒,八戒,他傻得可爱。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Time limit is exhausted. Please reload the CAPTCHA.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