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兔爷爷还唱了一首歌,你们想要听一下么?
不用啦!
想听!想听!
♬我清早起来~海洋还在那里~天空也没走远~大海呀天空啊~大海呀天空啊~……
孩子终于上幼儿园,对于轮流请假带孩子的我和他娘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利好消息,可事实上,只有两岁半的孩子去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还是让我们颇伤脑筋。本来,应付尿裤子、不吃饭、不睡觉、不想去上幼儿园等等糟糕的情况就已经够伤脑筋的了,可是在首都,还得应付另外一件事情,一件已经应付过很多次的事,PM2.5。
孩子早上还在被窝里,睡不着了,就已经开始咳嗽起来了,我拉开窗帘,灰蒙蒙的,想到这几天又是雾霾天,PM2.5一直在160左右,也只是摇摇头,默默地把空气净化器打开。自己有了孩子之后,发现一个规律,只要天气剧烈变化,孩子身体一定有变化,一岁时,秋冬季一下雨,就拉肚子,冬天一刮风,脸蛋就变红,现在还得加上一个,只要一雾霾,鼻孔就变黏糊,并且开始咳嗽。
幼儿园的家长老师群里面开始讨论关于给教室购买净化器的事情,我就想到是不是该写写关于空气净化器的事情。
因为在北京上学,到现在已经很久了,之前的感觉就是,只要是“浆糊天”,就感觉非常难受,脑袋懵懵的,鼻子流鼻涕,现在回想起来,那个应该就是雾霾天了吧。现在该是孩子感受这个变化了,心中不免有点哀伤和无奈。我和娘子都是工薪阶层,没法做到像柴静那样的事情影响社会,只能去找寻能够改善自己小圈子里面的方法,首先就是买空气净化器。
作为一个技术宅,凡事都要研究一番。像很多人一样,我也到网络上搜寻各种专家、测评的帖子文章,五花八门,有的媒体把空气净化器放到一个玻璃箱里面测试,有的发烧友还专门买了7-8台价格从几百到几万的空气净化器放到家里各种测试。当然除了这些媒体、发烧友的测评,我还找到过一个国外用于评测空气净化器的网站。
另外,我还必须找到一种实际可行的(第三方) 方法来测试这个空气净化器是否有效。
(以下文字接近测评)
所以,我先买了一个空气质量检测仪,家用的,1K RMB左右,
拿到手的时候,研究玩弄了一阵子。放在窗户里面呢,PM2.5低,甲醛和TVOC( 有机气态有害物质)高;放在窗户外面,PM2.5高,甲醛和TVOC低。这个结果很合理,家里人多家具多,空气流动性差。又把PM2.5结果和 www.aqicn.org 做比较,误差比较小,觉得应该不错。现在就等空气净化器送来了。
一天之后,货送过来了,
这是我从价格、性能、看测评等多方面网上调查买的,其实就和买手机流程差不多。当时买的4800左右,现在涨了5百,估计只有这种电器在涨价吧……二话不说,开始折腾,有5档,开到最小的时候几乎没有声音,最大的时候,就像拖拉机,然而,说明书上面却写着“建议开到最大,以达到净化标准”,纳尼?!其他四档达不到标准?好吧……
空气从它的底下吸入,然后三个侧面吹出,带有一点点甜甜香香的味道(这个是活性炭的作用),感觉还挺好,开着最大档,过了1小时,咦?空气检测仪数值怎么没有下降?又过了一个小时,我开始怀疑假货,开始网上各种搜索与测试。又没多久,然后开始怀疑品牌不对,又是各种搜索……最后,我把空气检测仪放到这个净化器的上面的时候,呃,就像花瓶一样放在上面,能够从150下降到80左右,基本上达到了我心里的预期。
于是我突然想到了小时候,冬天,外面在下雪,外婆家,十几口人为在炉火旁烤火取暖的情形,现在只需要把火炉换成空气净化器就行了。
最后一个月使用下来,发现家里总是能够比外面PM2.5低20-50,无论是否开窗户;如果开上空气净化器的最大档,也就是“拖拉机”档,又可以再低20,对,就是20左右。所以外面160,家里最低可以到100左右,并且得忍受噪音。
当时我老娘在旁边一直说,用了这个东西之后,确实感觉到好多了,不知道她是说的实情,还是看出了我的焦躁不安和后悔,进而说的安慰话。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了网络上有些和我的实际使用差不多的结果,就是“家里空气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外面的空气质量,空气净化器作用不是很大”,但是他又加了一句,“除非使用‘新风系统’”。“新风系统”?是啥?
这个时候我有点想哭……从此之后,除了后悔装修太早,就是看着家里的墙壁,就在想,是不是可以在这里打个洞挖个眼,里面是否有电缆。
现在的小孩子从小就开始迷上了手机、平板,平时四肢怎么都不能停下来,却能够一动不动地拿着这些电子产品看上很久,然后把英国动画《小猪佩琪》的某几集反反复复的看上万遍。每次我被迫听到佩琪唱的那些关于海洋和天空的歌,除了感到无奈,就是祈祷那些“发达国家都经历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阶段”能够再短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