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集体而牺牲个体真的好么?

图片来自于互联网

图片来自于互联网

作为一只80后,回忆起自己在学校受的教育,貌似全是颂扬集体利益而压抑个体利益的,如果你在众人面前犯了错,总是会得到“给xxx班级丢脸”,“给我们xxx学校抹黑”;相反,如果你得了奖,就会得到“xxx班的光荣”,“给xxx学校争光了”的评价。即便是在青春叛逆 期,那些敢于在全班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同学,也是会受到“特殊待遇”。同样,大伙也总想把自己埋没在集体的海洋中。虽然听说现在中小学教育有改观,但我觉得应该好不到哪里去。

还有就是小时候那些英雄主义的定义,基本上都是为了集体而牺牲了自己生命所获得的,估计你看到这里也能念出一大堆名字,我就不列了。等到自己走出了教育系统,来到社会的时候,在很多时候也能看到这些观念的延伸,公司领导管理层在做出某些决定,对待被管理层也经常用这一套的“变种”来避免个人承担责任。还记得我在之前的一个公司工作时,有一天偶然听到一个部门经理和一个美工聊天,大概是“劝退”,估计是想避免支付在合同期内辞退人的违约金(2个月工资),话语里面充满儿时回忆,“你要考虑到公司的困难……”,“公司曾经给你了这么多……”,“如果这样下去,公司其他的人也会……”等等,当然,两个人我都未曾共事,也不了解此次谈话的前因后果,但是无不证明了“集体利益永远大于个人利益”的基础共识在商业社会上也是根深蒂固。 继续阅读

如何建立对IT企业的信心?

图片来自互联网

图片来自互联网

作为一个互联网时代的码农,只要一打开计算机或是手机,就要使用一大堆软件的服务,比如浏览器,邮件服务,微博服务,视频服务等等,而这些围绕着互联网基础的服务背后都是一个个的企业,这些企业或大或小,相互之间形成竞争关系。很早之前我就有这样的担心和疑问,提供相同服务两家,我如何选择其中一个,然后将我今后的生活和工作的内容都放在上面,万一有一天他出问题了怎么办?反过来,如果我在创业,需要提供怎么样的服务,才能让人们放心大胆的使用它呢?

比如,你开了一个公司,你需要选择一个企业邮箱服务,是选择谷歌呢,还是选择QQ?总不能先试用了3个月,出问题了,然后在花大量的成本,迁移到另外的服务上去吧?这里,我就从“安全性”,“持续性”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如何建立对IT企业的信心。 继续阅读

从小到大我失去了什么?

(送给那些和我一样过年感觉到乏味、失落的人们)

chunjiefangpao

图片来自于互联网

今年又不能回老家过年了,因为父母已经过来一起住,外加孩子很小,从北方回到南方没有暖气的地方,想想都觉得冷。今天大年三十,北京空气质量非常好,天气也很配合,阳光明媚的,但是自己却和往年一样,没有感觉到什么特殊的气氛,我说的特殊的”特殊的气氛“是那些留在自己童年脑海的那些,你懂我在说什么,对吧?

在小的时候盼望春节,盼望的是假期、零花钱、好吃的、好玩的,这些都是平时享受不到的,当然,最盼望的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电脑室,打游戏。可是现在,作为一个而立之年的中年人 ,这些要么就是平时也有,要么就是再也回不来了,总之,”特殊的气氛“是一点也没有了。这种感觉应该不是我的特例,当稀缺都已变成成平常物,还有些东西一旦失去就永远失去了。突然间想到春晚的导演,以前,随便唱首歌,都能挑起祖国大陆的人们各种情绪,现在即便是特效、灯光、舞美再怎么出色,也很难拨动大多数人的心弦。反而是那个不经意的”猴腮雷“火遍大江南北。 继续阅读